7月28日,備受關注的中緬天然氣管道(緬甸段)正式開始向中國輸送天然氣,這標志著經過3年建設的中緬油氣管道跨國項目取得重要成果。 作為中緬天然氣管道分支的“緬氣入攀”工程,即中緬管道攀枝花(微博)天然氣利用項目目前也在加緊推進。攀枝花何時能夠用上天然氣?在天然氣到來前需要做哪些準備?7月30日,記者對該市相關部門和企業進行了采訪。 基建:管道預計明年下半年鋪通 天然氣,當地人期盼已久。受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,攀枝花是我省少數幾個沒有天然氣管網接入的地區之一,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目前只能使用煤氣,既影響了生產新工藝的推廣,也給居民生活帶來不便。 2008年啟動的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,讓攀枝花人看到破解能源困局的希望。經過當地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努力,原本未納入中緬天然氣管道工程的“緬氣入攀”項目于2011年正式啟動,管道從云南楚雄引出,全長約240公里,預計總投資16.79億元。 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能源處負責人介紹,中緬天然氣管道楚雄—攀枝花支線線路已經確定,目前正加緊開展前期工作,預計今年內動工建設,2014年下半年建成投用。 天然氣管道進入攀枝花后,經過位于仁和區總發鄉的門站后進入城市管網。按照《攀枝花市天然氣利用專項規劃》,該市擬建設多條燃氣城市管網主干線,其中總發—攀枝花市釩鈦產業園區主管道目前正在推進前期工作,預計明年初建成;釩鈦產業園區內部連接企業的2條支線正在建設中,預計10月前建成。 該負責人介紹,釩鈦產業園區—花城新區、釩鈦產業園區—南山工業園區等城市管網主干線有望于明年開工建設。建成后,釩鈦產業園區、花城新區、炳四區等地居民將告別“罐罐氣”。 按照規劃,攀枝花天然氣的供氣區域,2025年將覆蓋大部分區縣和工業園區。從2020年起,攀枝花每年可獲得18億立方米天然氣,管線遠期還計劃向涼山(微博)延伸。 應用:LNG公交車率先“試水” 2014年“來氣”之前,攀枝花并沒有“坐等”。目前,“緬氣入攀”中的LNG(液化天然氣)項目正在全面實施。“LNG項目,不僅能在管道氣到達前為工業提供潔凈高效燃料,并為接用管道氣的技術工藝和設備裝置做準備,也是管道氣所不可替代的車用高效燃料。”攀枝花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處處長張天澤說,LNG主要用于城市公交車、出租車、礦山運輸車、城市供氣調峰,以及管道氣到達前的工業燃料和城市燃氣。 7月29日,在攀枝花大道,一輛LNG公交車在路面平穩行駛。“發動機噪音小、尾氣少,續航能力強,能為城市構建起新的綠色公交體系。”負責觀測LNG公交車運行的攀枝花川港燃氣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楊盟告訴記者,LNG公交車率先“試水”,目前正在對車輛安全性、動力性和經濟性數據進行測試。 不久前,攀枝花市西區舉行中國重汽商用車產品交車儀式,標志著LNG重型卡車正式進入攀枝花。據了解,LNG重型卡車比汽油、柴油的綜合排放量降低約85%左右。 有了LNG公交車和重型卡車,加氣設施必不可少。攀枝花市先期建設的6座LNG加氣站正在加緊建設中,目前炳三區機場路、仁和下沙溝兩座加氣站已建成,具備對外加氣功能。 另外,“緬氣入攀”后,天然氣能否用得起,也是當地工業企業和市民關心的問題。目前,該市相關部門正在開展調查,了解企業的實際需求。在釩鈦產業園區,已有10余家企業積極申報使用天然氣,全市首個天然氣工業利用示范工程也已在園區建成投用。 中緬油氣管道項目是由中國、緬甸、韓國、印度四國六方投資建設的原油、天然氣雙管并行的管道工程,2010年6月正式開工,其中天然氣管道起于緬甸皎漂,從緬甸南坎進入中國,經過云南省后,在貴州安順實現油氣管道分離,分別通往重慶、廣西。中國段干線長1727公里,輸氣能力達每年120億立方米。 該項工程原規劃“一干八支”,并未涉及四川。經過攀枝花市政府部門和相關企業的共同努力,2011年8月,中石油總公司正式確定建設中緬管道攀枝花天然氣利用項目,并在一個月后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核準立項,“緬氣入攀”正式落地。 |